2022-05-28來源:海文考研
為什么考研?相信對于這個問題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。而我的回答是,為了更好就業(yè)?;蛟S有很多同學和我一樣,在大四時,面對出國留學、找工作、考公和考研猶豫不決。但是后來經(jīng)過認真思考以及學校老師和前輩們的建議,我覺得可能考研比較適合我。于是開始了漫漫考研之路,之所以是漫長的,是因為我考了兩次才成功。
兩次我都是報考的四川外國語大學德語口譯專業(yè),第一次基本是裸考,只是做了一些真題,成績沒有達到面試分數(shù)線。但是我積累了經(jīng)驗,在考場上真實感受了考研試題,也知道自己的差距、弱點在哪。曾經(jīng)也有人問我,為什么二戰(zhàn)不選更好的學校?接下來我就來談談學校以及專業(yè)的選擇吧。
就我個人而言,因為想在南方讀研,而且想考德語翻譯碩士,所以我的選擇范圍就縮小了很多。全國開設德語口筆譯的學校也比較少,而我的本科學校正好有川外研究生畢業(yè)的德語老師、也有考上了川外德語口譯的前輩,所以這很大程度影響了我最后報考川外。當然,我后面的備考也多虧獲得了這些老師和前輩的指點。
除了關于選擇的問題外,如何讓自己有一個積極的心態(tài)進行備考,保證充足的學習動力,也很重要。因為考研備考時間一般都比較長,而且面臨諸多紛擾,每年都有半途而廢,棄考的同學。其實我也想過放棄,但是后來看看自己準備了這么久,付出了這么多努力和心血,還是不甘心,幸好最后還是堅持了下來。
另外,勞逸結(jié)合也是很重要的,考研一定要有好的心態(tài),懂得偶爾將自己從緊繃的狀態(tài)釋放出來。如果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,一起努力準備考研,就再好不過了,這樣可以互相鼓勵和督促、探討問題、共同進步。
四川外國語大學MTI德語口譯考研介紹
四川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歷史悠久、學風純正、師資雄厚。1960年,四川外語學院設立德語專業(yè),1985年正式成立德語系。在西南地區(qū),川外德語系還是很有名的。2021年川外德語口譯擬招收8人,2019年和2020年也都是擬招收8人,推免生接收人數(shù)不超過擬招生人數(shù)的50%,但是實際上往年川外德語口譯推免生比較少,基本為1—2名。往年川外德語口譯專業(yè)很少有招收調(diào)劑,2018年和2019年德語口譯都沒有調(diào)劑名額,但是因為疫情,2020年有5個調(diào)劑名額,是很少見的情況。而就報錄比而言,川外德語口譯專業(yè)的報錄比歷年一般都是30%左右。
川外德語口譯專業(yè)的復試分數(shù)線歷年大概都在360分左右,2020年復試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為285分,專業(yè)課包括215 翻譯碩士德語、361 德語翻譯基礎和448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。根據(jù)往年情況,除了政治的分數(shù),其它三科成績總分基本要超過280分才有復試機會。
因此,報考川外德語口譯專業(yè)還是需要認真?zhèn)淇?,特別是專業(yè)課,取得盡可能高的初試成績,才能提高錄取機會。
四川外國語大學MTI德語口譯考研初試復習
德語口譯專業(yè)是專碩,考試科目一共有四門:101思想政治理論、215 翻譯碩士德語、361 德語翻譯基礎和448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。在我的備考期間,專業(yè)課是著重準備的內(nèi)容,而政治放在了考前3個月進行復習。但是具體的復習安排也要應根據(jù)個人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基礎水平進行適當?shù)恼{(diào)整。值得注意的是,川外復試也要求政治課分數(shù)過國家線,一般為55分。所以雖然專業(yè)課很重要,思想政治理論也不能落下。
在政治復習上,我因為個人政治基礎還算不錯,所以準備不多。主要是一邊通讀梳理史綱、馬原、毛中特、思修各部分考點,一邊做題,并且有重點、針對自己的弱點加強記憶。全部梳理之后,可以做一些模擬題和真題,尤其是考前1—2個月,反復做真題,如果基礎不好可以多下些功夫。平時要關心時政,專業(yè)課的翻譯也有涉及時政。大題部分,我就背好海五,理解參考答案的分析角度,掌握答題技巧和要點,將答案內(nèi)容靈活運用。
在專業(yè)課方面,川外歷年都是考察215 翻譯碩士德語、361 德語翻譯基礎和448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,并且官網(wǎng)每年都給出了參考書目。
我個人的德語復習書目為:周永康的《德語語法和翻譯一點通》、桂乾元的《漢德翻譯教程》、王京平的《新德漢翻譯教程》、張崇智的《德漢翻譯教程》、陳曉春的《高級德語教程》。除了這些,還要自己去收集往年的真題,反復練習,摸索出學校出題的側(cè)重點、掌握題型。大家也可以在網(wǎng)上搜搜有沒有相關資料,我看上面資料還是挺多的。而且川外的初試中一般都會有少數(shù)原題。 215 翻譯碩士德語由30道單選題+三篇閱讀+一篇作文組成,其中選擇題一般考察德語語法和詞匯,難度不是很大,都是基礎知識。閱讀題目包括選擇和判斷對錯,大部分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,平常要多看德語文章,鍛煉信息獲取能力。寫作基本每年都是議論文,就某個社會熱點話題或者現(xiàn)象發(fā)表自己的看法。比如2018年是如何看待延長退休年齡的優(yōu)缺點,2019年的題目是“2020年的中國”。
361 德語翻譯基礎由30個詞語翻譯(15個德譯漢+15個漢譯德)和兩篇文章(一篇德譯漢+一篇漢譯德)翻譯組成。其中詞語翻譯中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的有:常見德語縮寫,如AFD、CDU、Lkw;政府機構(gòu),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、國務院、聯(lián)邦議會;文化藝術(shù)方面的名詞,如印象主義、書法、柏林電影節(jié);時政熱詞,如二維碼、電競、雙邊貿(mào)易、一帶一路等。德譯漢的文章一般為300詞左右,漢譯德為200詞左右。平時要多積累政治經(jīng)濟方面的熱門詞匯,建議多看看政府工作報告和主流媒體文章,比如中央編譯局、人民日報、法蘭克福匯報上的文章。漢譯德有幾年甚至考的是文學翻譯,由此可見準備翻譯這門是很花時間精力的。如果你的時間不是很多,不知道怎么去規(guī)劃,建議你在海文報個一對一的輔導班,好處是直系的學姐會幫助你制定一個一對一的授課計劃,你按照這個進度復習就完全沒問題。
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的復習重在平常的積累,復習書目最好是自己先在官網(wǎng)找到川外的考察范圍(每個學校的考試大綱都不一樣),再針對性地準備參考書。我用到的是《專業(yè)碩士翻譯碩士(MTI)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——真題解析及習題詳解》(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)、林青松的《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知識應試指南》和《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》。個人認為川外的這一門難度不算大,百科知識是選擇題和判斷題,寫作一篇是應用文,一篇是材料作文或者命題作文,考前1—2個月練習寫一寫,就差不多了。
四川外國語大學MTI德語口譯考研復試準備
今年的復試,受疫情影響,與往年差異較大。因而我能在復試方面只能提供我自己的經(jīng)驗。2019年,復試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為285分,共10人第一志愿進入復試,最后錄取8人,往年德語口譯復試情況基本都是10進8,而且如果復試成績差不多,最后將按照初試專業(yè)課分數(shù)排名錄取,所以初始和復試都是很重要的。
川外復試分為筆試和面試,筆試為德漢互譯,一篇德譯漢和一篇漢譯德,文章篇幅和初試的差不多。2019年的德譯漢是關于德國的工業(yè)4.0,是當時德國的一個熱點話題。漢譯德是關于“科教興國”和“尊師重教”。川外官網(wǎng)一般有復試參考書目,當時我準備的是《漢譯德理論與實踐》(錢文彩)和《德語學習30周年精選-翻譯卷》。但是復試不能只靠參考書本,還要多多關注當年的熱點問題,多看看中德兩國官方的一些文件和政策,積累一些常用的表達。
面試部分,2019年的面試沒有自我介紹,但是有個人素質(zhì)考察,面試先后順序采用抽簽的方式?jīng)Q定。全程用德語問答,一共有5位老師提問,基本問題有:1.你為什么選擇川外?2.為什么選擇德語口譯這個專業(yè)?3.本科期間有過德語實踐經(jīng)驗或者實習嗎?4.本科階段是否上過德語口譯課,課程內(nèi)容是什么?5. 你想在川外學到什么,你的未來學習計劃是怎樣的?但是20年因為疫情,面試部分是中文問答。
在面試的準備上,盡可能多打聽一些消息,有備無患。在面試過程中,重在表現(xiàn)自己的德語口語和翻譯能力,要和考官進行眼神交流,沉著冷靜,回答問題要抓住重點,條理清晰,實事求是。
四川外國語大學MTI德語口譯考研寄語
考研路漫漫,貴在持之以恒。相信只要你腳踏實地、努力準備,就一定能夠成功!最后歡迎大家報考川外,來到魔幻的8D城市——重慶,在眾多優(yōu)秀老師的帶領下,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德語水平以及各方面的能力。
(內(nèi)容來源于網(wǎng)絡,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,侵權(quán)必刪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