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2-07來源:海文考研
考過研的你:為什么有些人暑假才開始準備考研,最后成功了;而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,最后卻失敗了呢?
正在考研的你:為什么別人第二輪復習都快結束了,而我*一輪才復習到一半呢?
為什么很多人明明花費了時間卻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?
或許你犯了以下時間管理大忌:
1.目標不明確
找不到目標,分不清方向。很多人在選擇考研院校和專業(yè)的問題上花費太多時間,有些人甚至在報考時都不確定自己的目標。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去哪兒的人怎么選擇好走的路?考研的目標都不明確只會讓自己陷入無效的工作循環(huán),浪費時間,分散精力,最終導致考研失敗。
2.做事不果斷
需要做決定的時候猶豫不決。在專業(yè)院校的選擇上猶猶豫豫,遲遲不肯做決定;朋友約你出去逛街,該不該拒絕糾結了一個小時。過分猶豫不僅浪費時間,還會使我們做事無法集中注意力,無法達到自己的預期。
3.分不清主次
找不到重點,分不清事情輕重緩急。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,什么是次要的;什么是當下立馬要做,什么又是不那么緊急的。比如暑假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專業(yè)課復習,而政治相對而言就沒那么緊迫了。
4.拖延癥
今日事偏明日畢。原本今天就要完成的任務非拖到第二天不可。拖延是時間的竊賊。拖延只會讓自己變得更懶惰,更頹廢,一步步遠離自己的計劃和結果。
5.逃避心理
找借口逃避復習。今天朋友生日,明天親戚結婚,總能找到不學習的理由。要知道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。
6.計劃中斷
計劃和思路總被打斷。復習好不容易漸入佳境,突然接到朋友電話,狀態(tài)不在了;做題時好不容易有眉目,突然同學進來聊天,思路沒了。不在計劃之內(nèi)的中斷也是讓人煩惱和消耗時間的事情之一。
7.過分追求**
追求不必要的**。有些同學把筆記做得漂漂亮亮,反復修改,不允許一丁點的瑕疵。殊不知,需要和過分是有區(qū)別的。應該正確區(qū)分可以帶來利益的質(zhì)量需要和并無任何益處的過分認真。
如果以上幾點你都中招了,該怎么治呢?
1.抓主要矛盾
你要知道此時什么是重要的,什么是更重要的。你需要優(yōu)先去做更重要的事。這里我們可以用時間管理的“四象限”法則進行思考。
對于*一象限重要且緊急的事,通常具有時間的緊迫性和影響的重要性。這類事情無法回避也不能拖延,必須首先處理優(yōu)先解決。比如擇校擇專業(yè)。
第二象限是那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。比如無謂的電話、附和別人期望的事。這些不重要的事往往因為它緊急,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占據(jù)我們原本就不多的時間。
第三象限是那些不重要不緊急的事。比如閑逛、玩游戲、無效社交等等。
在考研期間,我們要盡量放棄第三象限的事,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。
第四象限的事情雖然不緊急,但同樣存在很大的影響。對于這一類事,我們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,力求盡善盡美。
2.學會“時間投資”
我們熟知的帕瑞托法則認為,20%的目標具有80%的價值,而剩余80%的目標只有20%的價值,這就是我們熟悉的8/2原則。一般來說,重要的少數(shù)而不重要的多數(shù)。為了提高效率,應該把時間投入到意義更大的目標中去。比如在考研英語的復習中,閱讀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,所以我們應該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英語閱讀的復習當中。
3.細化任務
考研是一場持久戰(zhàn)。為了實現(xiàn)最終的勝利,我們應該將終極目標劃分成一些中期、短期目標,將任務細化到月、周、天。這也就需要我們根據(jù)自身情況作出合理的復習規(guī)劃。
4.做“行動的巨人”
計劃做出來了就應該堅決去執(zhí)行,不然就失去了計劃的意義。如果因為特殊情況打亂了計劃,那應該想辦法把進度追上,而不是破壞之后的計劃。
5.拒絕誘惑
我們都是“社會人”,身邊存在各種各樣的誘惑。譬如朋友約你看電影、室友拉你組隊吃雞等等。在考研期間,遇到這種情況,我們一定要學會克制。復習期間如果管不住自己就不要帶手機。盡量遠離那些給你帶來誘惑的人,他們是你考研路上的“危險品”。要知道,考研才是你現(xiàn)階段最重要的事!
(內(nèi)容來源于網(wǎng)絡,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,侵權必刪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