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4-21來源:海文考研
為什么圖書館里很多同學都很努力復習考研,但大部分人卻考不上呢?
從宏觀因素來分析,大部分人考不上是正常的現象。因為考研本身就是選拔類考試,從22年的數據來看,457萬人報考,錄取率約為24%,約有110.7萬人有幸“上岸”。這就意味著346萬余人將名落孫山。這個數量可是要比2021年高考落榜人數還要多。
再告訴大家一個真相,明年的考研不可能簡單。一是推免比例增加,統(tǒng)考名額可能會減少;二是明年考研的報考人數預測會大于500萬,除了每年的應屆畢業(yè)生以外,你覺得今年這300多萬落榜的人會善罷甘休嗎?所以,心態(tài)放平。不要因為一系列外部環(huán)境而給自己制造不必要的焦慮,該看書看書,該背單詞背單詞!從個人因素來分析,考研成功上岸應具備“天時地利人和”。而圖書館里“努力”的人大多數沒有意識到以下幾點。
一、“選擇比努力更重要”
這里的“選擇”,指的是選擇合適的學校、專業(yè),選擇適合自己的備考環(huán)境,選擇正確的教材參考書。
在擇校上,尤其是對于“三跨”的同學,盲目地競爭那些招生人數為個位數的學校是不正確的。有夢想是好事,但是要切合自身實際情況。你與目標院校本??忌趯I(yè)課上的信息差就注定了他們要在復習進度上比你*先三個月以上。
對于想跨專業(yè)的同學,建議選擇初試內容為全國統(tǒng)考的專碩。因為這些專業(yè)一是招生人數相對較多,二是競爭相對公平,三是調劑的機會較多。
另外,同學在擇校過程中,要了解該校是否歧視*一學歷、歧視外校,還要了解復錄比情況,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,以及復試時間是否影響調劑等因素。換位思考一下,如果你和一位本校的考生在同等條件下,兩個人的分數差不多,那么導師會選擇誰大家心知肚明。
二、杜絕虛假努力
你以為圖書館里那些看上去奮筆疾書的人都是真的在努力嗎?
其實非也,這里分享四個故事。
1.本人在一戰(zhàn)剛開始備考時,也是每天天沒亮就跟著浩浩蕩蕩的人群趕去圖書館搶座,在堅持了兩周之后,就演變?yōu)槿D書館補覺。周圍的同學們不少都是占了座之后拿著手機刷微博、刷頭條、玩游戲,每天糾結的是如何去圖書館占座,而不是做了多少題,背了多少單詞,其實就是換了地方玩手機。
2.本人也加入過一個所謂的“考研打卡群”,就是每天在群里打卡起床、復習進度、吃飯睡覺等。大家在前三個月的打卡情況十分積極,然而到了七八月份,打卡的人數就少了一半,國慶長假后,人數更是寥寥無幾了。
3.曾經觀察過一個每天對著單詞書機械式朗讀的同學,從*一個單詞“abandon”開始背,結果背了兩個月單詞之后只是記著“放棄”。最后那位“放棄哥”還是被英語單詞虐到半途而廢了。
4.本人一戰(zhàn)時備考的是管綜199,其中有寫作部分,我從備考開始到11月復習寫作的方式就是看書看范文,從來沒有動手寫過一篇。走上考場時,作文的結果就是“字跡潦草”“邏輯不清”。
一戰(zhàn)的失敗經歷,也讓本人意識到,不一定圖書館里的人都是在真的努力,形式主義、沒有方法、不練大題等,其實都是一種虛假努力,欺騙自己,浪費時間。
圖書館占不到座位,自習教室、學校里的涼亭、咖啡廳,只要不是宿舍,校園里到處都有自習的好場所。
單詞背不下來,那就瘋狂讀外刊文章,把自己丟到全英文的閱讀環(huán)境三個月,自然就有感覺了。
大題不想練,那就每個月給自己留一至兩天,全流程模擬考研初試,逼著自己做大題。
三、不要忽略考研常識
每年因為錯過報名和現場確認、考試前訂不到酒店、材料缺失等而棄考的,以及考試時間把握不好的考生簡直太多了。
這里整理一下大家容易忽略但是非常重要的考研常識。
1.考試時間
考研初試一般在每年12月的倒數第二或最后一個周末進行。
每年各科目的時間順序、考試時長安排基本不變。
具體時間表為:
周六08:30—11:30:思想政治理論或管綜;
周六14:00—17:00:英語;
周日08:30—11:30:業(yè)務課一(數學或專業(yè)課一);
周日14:00—17:00 :業(yè)務課二(專業(yè)課或專業(yè)課二);
請同學們注意考試時間,并合理安排模擬考試計劃。
2.報名時間
每年考研的報名時間一般是在9月-10月,9月是預報名,10月是正式報名。之所以出現預報名和正式報名,二者都是一樣的,預報名成功后正式報名就不需要重復報名了。
這里建議同學們選考點盡量選擇在本校,這樣節(jié)省了路費、時間的同時,也對考場的環(huán)境比較了解。
如果選擇了其他考點,建議同學們盡快預訂考試前3-4天的住宿、機票等,以便提前熟悉考場環(huán)境。
3.報名方式
可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(https://yz.chsi.com.cn/)按流程進行報名。
另外,除報名外,研招網的作用還有打印準考證、調劑等,因此同學們務必要記住這個網站。
4.現場確認
現場確認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各地區(qū)報考情況由招生考試機構自行確定和公布。一般都是在11月初左右,請同學們時刻關注報考考點的通知。
所需材料:
①本人居民身份證;
②學歷證書(應屆本科畢業(yè)生持學生證);
③網上報名編號(即網上報名成功后系統(tǒng)顯示的9位數字報名號);
④未能通過學歷(學籍)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(guī)定時間內完成學歷(學籍)核驗,根據招生單位要求提供相應核驗材料;
⑤報考“退役大學生士兵”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《入伍批準書》和《退出現役證》;
⑥其它招生單位或報考點規(guī)定的相關材料。
5.打印準考證
12月中旬開始,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到研招網下載打印《準考證》。
注意《準考證》正、反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有任何涂改或書寫!
建議同學將準考證多打印幾份,并將電子版存在手機里,以備不時之需。
四、注意勞逸結合
考研復習拼的是學習效率,一個人每天極限的有效學習時間可能就是5-7小時。
要*證充足且有規(guī)律的睡眠,建議每天*證8小時的睡眠。如果每天5點起床,凌晨1點睡覺,盲目堆學習時間,即使意志力再堅定的人,可能堅持兩個月沒等心態(tài)崩了,身體就垮了。
不要忽略運動帶來的好處。因缺乏運動而后續(xù)帶來的免疫力低下、感冒、腎結石等影響的不僅是學習效率了。
總而言之,考研是一個人的戰(zhàn)斗,不要在意圖書館里的氣氛有多“卷”,制定合理的學習和生活計劃,按部就班執(zhí)行就好了。這期間要提醒自己注意學習效率,畢竟最終的目標是上岸!
(內容來源于網絡,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,侵權必刪!)